《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5月1日起施行
2025年3月27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277号,以下简称《申报管理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规定全文: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7/6443764/index.html
海关总署明确部分货物、物品不再按进出境特殊物品监管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经会签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海关总署于2025年4月22日印发《海关总署关于明确部分货物、物品不再按进出境特殊物品监管的公告》(公告〔2025〕65号),明确了海关对纳入药品、兽药、医疗器械管理的货物、物品,以及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不再按进出境特殊物品进行监管。
公告全文: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7/6484928/index.html
《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发布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通知全文:
https://web.csia.net.cn/newsinfo/8236991.html
我国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5年4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25年第18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列管。这是商务部2025年第二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进行修订。
公告全文:
https://www.mofcom.gov.cn/zwgk/zcfb/art/2025/art_9c2108ccaf754f22a34abab2fedaa944.html
我国首部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行业标准5月起实施
《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将于5月1日起实施。《技术要求》共包含10个部分、5个资料性附录和2个规范性附录,是我国首部针对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该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牵头组织编制,综合了生产企业、检测机构、港口航运企业等多方意见,融入了我国锂电池产品运输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实践,弥补了现行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空白,既规范了锂电池产品安全合规出运,又为相关生产和运输企业有效解决了运输分类、标志标牌、包装等方面的难题,有效促进了我国锂电池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安全流通,提升我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公告全文:
https://xxgk.mot.gov.cn/2020/jigou/kjs/202502/t20250211_4164106.html
美国5月2日起取消T86免税政策
美国海关官网正式发布通知,自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01起,取消800美金以下小额包裹豁免政策。
根据文件内容:自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凌晨12:01起,此类货物不符合最低限度豁免资格,必须以适当的报关类型(例如11类或01类)报关,并将缴纳所有适用的关税、税费和费用。不符合条件的货件的最低限度报关和清关申请将被拒绝。
具体收费标准:按照货物价值的120%征收从价税;或者每批货物的特定关税为100美元(自2025年6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起,每批货物的特定关税变为200美元)。
美国海关宣布豁免多类电子产品对等关税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新关税
当地时间4月21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制造商征收高额关税。太阳能电池和面板产品将面临根据产品原产国而定的“反补贴税”:越南为395.5%,泰国为375.2%,马来西亚为34.4%。此外,由于“拒不配合调查”,来自柬埔寨的太阳能产品将面临3521%的关税。一些主要制造商则面临针对特定公司的关税。
英国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全球关税
4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即日起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关税。英国政府表示,到2027年7月前,英国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关税,包括意大利面、果汁、香料、塑料制品等。以果汁为例,此前关税在14%至30%之间,暂停期间都将降为零。英国政府称,此举每年将为企业节省大约1700万英镑,并可能最终惠及消费者。
印度对部分钢铁产品临时征收12%保护性关税
当地时间4月21日,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该关税即日起生效,有效期为200天。
此举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4月对各国征收广泛关税、开启与中国的贸易战以来,印度进行的首次重大贸易政策转变。
越南严肃处理出口商品伪造原产地行为
越南国家389号指导委员会(即越南反走私、打击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国家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于4月10日发文,要求各地方加强打击涉及商品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建议各部委和地方加强掌握形势、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并严厉处理通过陆地口岸、海港、国际机场边境运输伪造越南原产地商品的行为。
《越通社》 4月13日报道,为防止原产地造假行为,越南工贸部颁布了第2515/BCT-XNK号文件,要求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泰国持续监测和防范其他国家规避美国关税措施的行为
泰对外贸易厅将持续监测和防范其他国家规避美国关税措施的行为,以增强美国海关对泰国产品原产地的信心,确保出口商品真正原产于泰国。
外贸厅已指定49类出口至美国的重点监控商品,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卡车用钢轮、人造石板材和钢管等。相应出口商在申请原产地证书之前,必须先申请商品原产地核查。
外贸厅还计划增加重点监控商品清单,密切跟踪其他高风险商品的贸易数据,这些商品可能通过冒充泰国产品来规避反倾销或301条款、232条款。未来将继续评估和扩大重点监控商品范围,并持续与美国海关合作,防范假冒泰国原产地行为。
欧亚经济联盟优化与第三国贸易时原产地证明有关规则
近日,欧亚经济联盟法律门户网站消息,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决议草案《关于对2022年5月19日第85号决议进行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为了自由贸易,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与第三国贸易时必须通过特定文件(比如货物原产地证明)来确认货物原产地,2022年第85号决议临时允许,用电子或纸质复印件代替,后续6个月内补交原件,新提案建议将该便利措施延长至2029年12月31日。
增加内容:不再要求申报人手写或打印声明于证书复印件背面,关于后续补交原件的义务,相关信息只需以编码方式在报关单中填报即可。
法规生效时间为:公布后30天。
韩国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标识等规定》修订版生效
韩国化学物质安全院发布第2025-7号公告,正式对《化学物质的分类及标识等规定》进行修订,新规即日起生效。
此次修订依据《韩国化学物质注册与评价法案》、《化学物质管理法》及其施行规则相关条款,重点强化石棉类物质的管控措施,旨在提升化学物质管理规范性,确保公众健康与环境安全。
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于对石棉类物质的分类和标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青石棉(Crocidolite)、褐石棉(Amosite)、直闪石石棉(Anthophyllite asbestos)、阳起石石棉(Actinolite asbestos)、透闪石石棉(Tremolite asbestos)以及白石棉(Chrysotile)等石棉类物质被明确列为禁止物质,并标注其具有致癌性和特定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
这些物质在标示时需使用GHS08象形图,并配以“警告”信号词及H350(致癌性)、H372(特定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等有害性危险性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1%及以上的上述石棉类物质的混配品也在禁用范围内。韩国相关部门要求涉及的企业立即展开排查,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此类违规混配品。
韩国修订化妆品外包装标识要求
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通告,修订化妆品法有关标识事项。主要内容包括:
提出化妆品外部包装标记义务要求。化妆品标识应包括名称、商家商号、地址、成分、容量、重量、使用期限、价格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允许消费者无需打开包装或容器可在查看化妆品的主要信息;
将多个化妆品捆绑包装的套装包装,只允许在外包装显示最早使用有效期;
在包装上难以标明全部注意事项的染发剂和脱盐、脱色剂、脱毛剂,可以提供附件以提供各产品的详细注意事项。
阿根廷降低服装、布料和鞋类进口关税
阿根廷《纪事报》报道,阿根廷政府近日宣布降低服装、布料和鞋类的进口关税,以刺激市场竞争并降低国内市场价格。
阿经济部长卡普托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服装和鞋类关税将从35%降至20%,布料从26%降至18%,其他纱线从18%调整至12%、14%或16%。相关措施将在《官方公报》发布后生效。
阿根廷简化部分产品进口手续、认证流程
阿根廷《金融界报》近日报道,阿根廷放松管制和国家转型部通过第16/2025号决议,废除第731/87号、第524/98号和第169/18号决议,取消符合国际电气安全认证(IEC)电气产品的本地认证要求。此外,已获得CE(欧洲)、EAC(欧亚)、CCC(中国)、UKCA(英国)、NOM(墨西哥)、SEC(智利)、Inmetro(巴西)和UL(美国)认证的电气产品也无需再进行本地认证。决议并取消低压电器产品(低于50V)的进口管制。
同日,阿根廷经济部工业和贸易国秘处通过第26/2025号决议,简化水泥(含一般用途水泥、特殊性能水泥、高性能技术(TAR)道路混凝土水泥和砖石水泥)进口认证要求,将对高标准监管市场及邻国(巴西、智利、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有关机构颁发的认证报告予以认可。此外,上述国际认证报告在阿境内营销时同样具有效力。报道称,上述举措将大大减少商品进入阿市场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有效避免重复认证,促进市场竞争,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下降。
此外,阿根廷卫生部修订了关于油漆、大漆、清漆等进口涂料铅含量的监管要求,规定进口商可事先提交一份铅含量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声明,即可进行货物清关。之后,再由阿根廷税收和海关管控局(ARCA)对货物进行进口检验监管,并由阿工业技术研究院(INTI)对样品进行检测,审核提交文件是否合规。
巴西延长对华雾化器临时反倾销税征税期限
2025年4月10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5年第711号决议称,应中国企业佛山市顺德区好生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oshan City Shunde Toplife Eletronic Technology CO., LTD.)的要求,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雾化器(葡萄牙语:nebulizadores)临时反倾销税期限延长最多3个月(征税详情见本案初裁公告)。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9019.20.20。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所有出口至喀麦隆的产品必须持有有效符合性证书
2025年4月,喀麦隆标准与质量局(ANOR)发布新闻公告,特此通知公众及所有经济运营商,根据《第2019/143号法令》规定,2025财政年度市场产品质量管控活动将与各行政部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此,所有规制管控的产品,务必在投入市场之前完成产品符合性评定程序。
此外,所有进口至喀麦隆的产品(除《2015/1875/PM法令》第8条所列货物外),都必须在装运前经由喀麦隆授权服务机构执行喀麦隆装船前符合性评估方案PECAE (Cameroun Pre-shipment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的评估流程。
因此,市场上发现的所有未持有有效符合性证书的产品将被依法扣押,违规者将依据现行法律和监管规定接受相应处罚。
苏州港给予外贸重箱3个月免堆期
4月18日,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为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苏州港各集装箱码头对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提供免费堆存服务,暂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7月17日止三个月。(文章来源 | 中国贸易报)
2025-05-06
近日,据德鲁里(Drewry)预测,受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将下降1%,这将是全球集装箱航运需求第三次下降。
此前两次分别是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集装箱吞吐量下降8.4%;以及2020年疫情,集装箱吞吐量下降0.9%。
在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实施新关税后,中美之间的集装箱航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赫伯罗特(HPL)发言人表示,受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冲突的影响,客户已取消了30%从中国运往美国的货物。
另一方面,据美国媒体KRON4消息,自4月9日美国对华关税生效至今的过去3周时间里,中国至美国的货运集装箱预订量下降了60%。
在如此市场环境下,四大航线运价均表现疲软。4月25日,SCFI提供的最新指数为1347.84点,较上期下跌1.66%。
北美航线方面,上海至美西和美东运价分别为2141美元/FEU和3257美元/FEU,较上期微涨1.81%和0.18%。
欧地航线方面,上海至欧洲和地中海运价分别为1260美元/TEU和2129美元/TEU,较上期下跌4.26%和1.48%。
在货量下滑严重的今天,北美航线运价却不跌反涨,有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船公司策略调整支撑运价:面对货量骤减,船公司为维持利润水平,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运价。
2.市场观望情绪下的潜在需求:众多企业虽因高关税暂不出货,但并未放弃美国市场,而是选择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3.欧洲线运力调配的间接影响:部分船公司将原本用于美线的运力调往欧洲航线,这一举措对北美线运价也产生一定支撑作用。
4.当前,船货双方均处于观望状态,密切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航运市场走势将高度依赖中美贸易关系的演变,各方都在等待贸易局势明朗化,以制定更为精准的运营策略。
SCFI运价
上海到欧洲运价1260美元/TEU,下跌56美元,周跌4.26%。
上海到地中海运价2129美元/TEU,下跌32美元,周跌1.48%。
上海到美西运价2141美元/FEU,上涨38美元,周涨1.81%。
上海到美东运价3257美元/FEU,上涨6美元,周涨0.18%。
上海到波斯湾运价1161美元/TEU,下跌105美元,周跌8.29%。
上海到澳新运价855美元/TEU,下跌36元,周跌4.04%。
上海到南美运价1414美元/TEU,下跌159美元,周跌10.11%。(文章来源 | 上海航运交易所、路透社)
2025-04-28
日前,已有船公司开始宣布了2025年5月12日的运价调整计划。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坏了航运市场正常秩序且带来巨大变数,导致运价波动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根据上海航交所4月12日发布的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较上期微涨0.1%至1394.68。其中,北美航线部分货物取消了出运计划,即期市场订舱明显减少,价格小幅调整,分别较上期下跌了4.8%、2.4%。
赫伯罗特
4月17日,赫伯罗特发布公告,由东亚至北美的航班将征收旺季附加费PSS。本PSS适用于2025年5月12日起,直至另行通知的所有集装箱。
PSS征收计划的详情如下:
每20英尺集装箱/1000美元,每40英尺和40英尺高箱/2000美元
以下是PSS的地理范围解释,以供参考:
东亚: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日本、大韩民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4月14日,赫伯罗特发布公告,从亚洲到拉丁美洲的综合费率上调(GRI)即将到来。
此GRI将适用于20'和40'干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包括高箱和40'非操作冷藏箱。
此GRI将于2025年4月22日起适用于本公告中的所有目的地(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将于2025年5月15日起适用)。请记住,本GRI有效期至另行通知。
这一增加的详细情况如下:20'干货集装箱:500美元40'干货集装箱:1000美元40'高箱:1000美元40'干冻柜:1000美元
马士基
马士基征收从远东至美国和加拿大PSS(不包括中国、中国香港)
到美国和加拿大
4月15日,马士基发布公告,正在修改从远东亚洲(不包括中国、中国香港)的旺季附加费PSS,自2025年5月15日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
所有20英尺集装箱征收1000美金,40英尺和45英尺集装箱征收2000美金。
远东亚洲: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文莱、印度尼西亚、日本、柬埔寨、韩国、韩国、老挝、缅甸、蒙古、马来西亚、瑙鲁、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
为了继续为您提供我们的全球服务,马士基正在调整中国、中国香港至肯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的所有集装箱的旺季附加费(PSS),自2025年4月21日起生效。征收详情如下:
达飞
CMA CGM通知其客户以下更新的旺季附加费PSS:从2025年4月15日起,直至另行通知:
从中国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至西非中部,尼日利亚除外(科特迪瓦、贝宁、加纳、多哥、赤道几内亚)的干货货物,征收150美金/TEU的旺季附加费PSS。适用于短期合同。
具体更多征收情况请详询对应船公司。预计后续其他各航司可能会陆续发布对于后续的运价调整通知。
短短半个月时间,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影响,货主、物流商们被迫卷入了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之中。不少货主望而却步,也让物流企业左右为难。
后续货主观望、取消订舱、集中出货等行为不确定性提升,短期美线等主要航线货量及运价波动或将加剧,对于船公司宣涨预期的兑现有待观察。
2025-04-22
美国特朗普执政初期加征了25%的关税,近日关税已累计至145%,两者相加达到170%的超高关税水平,如此高的关税极有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
随着美国宣布对除中国外的75个国家暂缓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为期90天,这使得中美贸易局势愈发复杂。受此影响,运往美国的货物量急剧减少,降幅高达七成。
美线运价下跌
4月11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上涨1.9点至1394.68点,涨幅0.14%,连续三周呈现回升态势。
四大主要远洋航线表现分化,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上扬,可能是由于当地市场需求增加、贸易活动活跃等因素导致;而美西线下跌4.8%,美东线下跌2.42%,预计下周美国航线跌幅将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局势紧张,货量骤减。
与之相反的是,东南亚客户的出货量则有所回升。不过由于船公司减班率约30%,舱位紧张,预计下周东南亚至美国航线将出现爆舱情况。
运价方面,10日因美国暂缓对75国加征高额关税,有部分船公司曾告知客户,取消每大箱运价降低400美元的计划,并表示原运价将延用至本月底。11日形势突变,船公司纷纷降价近400美元,非联盟船的降幅更大,高达800美元每大箱。
国内暂停发货导致的航班装载率不足,是这些船公司降价的主要原因。
尽管东南亚国家的出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东南亚与中国处于同一航线,国内货量的大幅减少,使得东南亚地区的运价也难以出现上涨态势。
货量锐减七成
倘若美线装载率持续走低,船公司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并合并航班班次。
据了解,由ONE、HMM和阳明这三大船公司组成的“Premier Alliance”联盟,已经做出决定,暂停原计划在5月开启的跨太平洋美国航线。
Linerlytica分析机构指出,亚洲地区的托运人已经大规模取消了前往美国的订舱,市场的信心遭受了显著打击。
一家港台地区的超大型货代公司高层透露,目前从国内运往美国的货物量已经减少了七成,并且这一减少趋势仍在持续。
当下,船公司在运营两岸三地至美国的美线时,主要使用华南地区的船只。
尽管国内仍有一些高利润的品牌货物在持续出货,但货物量预计会持续下滑。按照白宫官员最新公布的145%的税率来计算,几乎已经没有货物能够承担如此高的成本继续出口。
目前,中国大陆的美线运价已经接近成本价。
一家大型货代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过去亚洲运往美国的货物量曾高达七成,虽然现在仍有六成左右,但东南亚的纺织品、家电、农产品等低价货物无法完全弥补国内货物量的缺口。
预计美国消费者很快就会感受到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影响。
目前关税已导致脱钩
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谈到中美关税问题时表示,关税之争是存在一定限度的。
当关税加到60% - 70%时,与加到500%实际上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如此高的关税水平已经使得双方难以继续开展正常的贸易往来,等同于实现了贸易脱钩。
阳明海运前董事长谢志坚指出,全美零售联合会本月8日将原本预估的美国7月集装箱进口量减少13.9%的数值,上调至减少27%,同时预估8月集装箱进口量将减少28%。
由于特朗普9日宣布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对等关税暂缓90天实施,这一预估数据或许还会再次变动。
谢志坚认为,即便美国进口商可能会转向东南亚等其他国家抢购商品,但也难以完全填补中国大陆货载的缺口。
当下,中国与美国都承受着各自的压力,从长远来看,中美双方迟早还是要回到谈判桌前,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SCFI运价:
上海到欧洲运价1356美元/TEU,小涨20美元,周涨1.5%;上海到地中海运价2144美元/TEU,上涨116美元,周涨5.72%;
上海到美西运价2202美元/FEU,下跌111美元,周跌4.8%;
上海到美东运价3226美元/FEU,下跌80美元,周涨2.42%;
波斯湾航线每箱运价1309美元,上涨19美元,涨幅1.47%;
南美航线(桑托斯)每箱运价1566美元,下跌130美元,周涨9.05%;
东南亚航线(新加坡)每箱运价448美元,上涨3美元,小涨0.67%。近洋线方面,远东到日本关西为316美元,下跌6美元,跌幅1.86%;远东到日本关东为321美元,下跌6美元,跌幅1.83%;远东到韩国持平,为142美元。(来源| 外航运)
2025-04-15
美东时间 4 月 2 日 16 点,特朗普宣布启动 "对等关税" 计划,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祭出 10% 基准关税,其中中国商品面临 34% 的针对性加征。叠加 2 月已生效的 20% 关税,中国输美商品实际税率将飙升至 54%。
白宫同步宣布自 5 月 2 日起取消 800 美元小额免税政策,所有跨境小包直邮商品将面临全额征税。
01美线市场情况
关税:美国关税政策又有新变动了,美国对华关税加码至54%
1.对华关税加码
4月9日开始,美国对华再征收34%关税,叠加2月的20%关税,总关税将达到54%。除此之外,特朗普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约60个国家和地区列为“最严重违规者”,收取对等关税,其中越南46%、泰国36%、印尼32%、欧盟20%,这是在全面围堵中国转口贸易。
2.10%的全球基准关税
除了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商品外,美国将对所有国家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而之前不符合协定的商品将继续按25%的税率征收关税。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商于美东时间4月5日凌晨12:01开始支付10%的基准关税。
3.跨境小包免税时代终结
5月2日,美国将取消对华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免税豁免政策。
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延长至4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亚马逊Prime会员日促销提报时刻,根据最新消息,2025年PrimeDay主要有2个变化:
1.活动时长从往届的2天延长至4天
2.会员日新增Prime专享Z划算和Prime专享秒杀,仅面向Prime会员提供。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
• 5月5日可以提交Prime专享价格折扣,在活动结束之前 6 小时停止提交。
• 5月18日—5月23日可以提报Prime专享Z划算和秒杀。
• 选择“单点入仓”的亚马逊物流货件需在6月9日前将库存送至相应设施;
• 选择“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的亚马逊物流货件需在6月18日前送达。
亚马逊一美西仓库关闭
美国时间4月13日至5月11日,亚马逊GEU3仓点因维修暂时关闭,这将导致约仓难度增加,且GEU3在关仓前和恢复运营后可能出现短期爆仓。
亚马逊建议将GEU3货物分流至GEU2和GEU5,但GEU2预约等待期已达10-14天,GEU5拒收率较上月提升35%。
LAS1、SMF3、GEU2、MDW2、ABE8、TEB9、SWF2、RMN3、CMH3、ORF2等仓库持续爆仓;
RIC1、MEM1、IUSF、IAH3、CHO1预约需2周后;
FTW1、FTW5、TEB9预约需3周后;
IND9、POC1、POC2、POC3严重爆仓且基本不批约;
LGB8、MCO2、SNA4拒收率高达90%;
XLX1对散箱货拒收率高达80%。
02加线市场情况
·多伦多:YOO1爆仓严重;其他一切正常;
·渥太华:一切正常;
·温哥华:一切正常;
·卡尔加里:YEG1爆仓严重,主要接受大尺寸货物,该仓库自24年以来严格要求按照SKU打托盘送仓
03欧线市场情况
比利时全国性罢工,港口船舶积压
由于不满比利时新一届政府削减预算的计划,3月31日(周一),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工人举行了24小时的罢工,比利时许多地区停工一天。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的官员说,罢工从周日傍晚开始,预计将持续到周二,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负责管理该国两个最繁忙的港口--安特卫普港和泽布吕赫港,该港报告称“船只遇到了非常大的障碍”。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误和积压的船只越来越多,安特卫普港务局的最新报告称,周一全天只有约10艘船只能够进出安特卫普港。积压的船只增加到约50艘。安特卫普的三个船闸关闭。(来源|直击跨境)
2025-04-07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在经历调整后终于迎来企稳迹象,多数航线市场运价出现反弹,综合指数上涨。3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356.88点,较上期上涨5.0%。
01欧洲航线
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综合PMI回升至50.4,为过去8个月新高,当地经济有延续复苏势头。其中制造业持续低迷状况有所缓解,但服务业PMI则继续放缓。
目前,欧洲面临着地缘局势以及贸易冲突升级等多重风险,未来经济前景仍面临考验。本周,运输需求总体平稳,市场运价经过前期持续下跌后出现企稳迹象。3月28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318美元/TEU,较上期小幅上涨0.9%。
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但供求基本面更为疲软,本周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跌。3月28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076美元/TEU,较上期下跌5.4%。
02北美航线
美国3月服务业PMI升至54.3,但制造业PMI再度跌至49.8,加之美国宣布将于下月初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贸易冲突面临进一步加剧的风险,未来北美航线运输市场将面临较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度签约季的推动下,上海至美西和美东航线运价分别大幅上涨16.3%和11.4%,达到2177美元/FEU和3194美元/FEU。
03波斯湾航线
运输需求在斋月过后继续回暖,供求关系改善,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延续上行走势。3月28日,上海港出口至波斯湾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188美元/TEU,较上期上涨12.2%。
04澳新航线
当地对各类物资的需求继续回升,供需基本面稳固,市场运价继续上涨。3月28日,上海港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828美元/TEU,较上期上涨9.7%。
05南美航线
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宣称,愿降低对华关税以换取TikTok美国业务出售协议,称“关税比TikTok更值钱”。此前美方要求字节跳动4月5日前完成剥离,否则封禁。中国外交部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商务部表示已向WTO起诉美方措施。马斯克称关税将推高特斯拉零部件成本。
06日本航线
运输市场基本稳定,市场运价小幅下跌。3月28日,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967.28点。(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
2025-04-01
近期,各地港口相继陷入不同程度的运营困境。货运延误已成常态,DHL最新发布的3月份港口运营报告,请各位注意以下信息。
DHL公布的港口报告显示,受恶劣天气和铁路问题的影响,北美多个集装箱港口被堵爆了!其中,北美东海岸以及加拿大最大集装箱港口--温哥华港,部分集装箱的滞留时间高达30天。
北美东海岸:
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港由于北大西洋的恶劣天气条件,船只延误情况严重。同时,滞留时间异常高,平均达到18天。
DHL在报告中指出,北大西洋的天气问题导致船舶频繁偏离原定计划。尽管铁路运输的滞留时间略有改善,但当前仍为18天,部分集装箱甚至滞留长达30天。
在加拿大圣约翰港,龙门起重机的故障和IT系统的紊乱对生产效率造成了不利影响。进口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的滞留时间也高达11.1天,主要归因于铁路车辆供应不足。
加拿大蒙特利尔港方面,DHL称船舶生产力“强劲”,但冬季航行限制现已全面生效。当前的铁路停留时间为5.1天。
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港和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港的集装箱滞留时间均超过5天,其中诺福克港还受天气的影响。纽约新泽西港的延误时间为2到5天,运营也受到部分设备拥堵和中等程度短缺的干扰。
此外,从佛罗里达州至得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迈阿密港和休斯顿港的集装箱滞留时间为2到5天。
北美西海岸:
加拿大温哥华港和鲁珀特王子港因铁路问题而遭遇了显著的延误。尽管设备供应保持稳定,但铁路方面的挑战依然对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温哥华港的船舶卸货延误超过5天,出口集装箱的滞留时间长达20到30天,而进口集装箱的延误时间为2到5天。
美国洛杉矶长滩港的集装箱滞留时间为3到7天,西雅图塔科马港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港的船舶卸货延误则为2到5天。其中,塔科马港的Husky码头滞留时间为6天。
总体来看,北美多个港口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延误和挑战。请大家密切关注各港口的动态,以便合理安排运输计划,确保物流顺畅。(文章来源:国际货运)
2025-03-25
近期,航运业又掀起一波“涨价潮”。继马士基之后又有多家头部船公司宣布了新一轮4月运价调整计划。马士基、CMA、MSC、赫伯罗特等船公司相继调整这些航线的费率。
CMA调整从亚洲到地中海和北非FAK费率
从2025年4月1日(装货日期)开始至另行通知,从亚洲到地中海北非适用新的FAK费率,详情如下:
CMA征收从远东和印度东海岸到坦桑尼亚PSSCMA发布公告,自2025年3月20日起,直至另行通知:从远东港口(华北、华中、华南和中国香港,东北亚和东南亚)和印度东海岸到坦桑尼亚的Zanzibar & Tanga的所有货物征收旺季附加费PSS。征收金额:每箱500美元。详情如下:
MSC调整征收从远东到北欧的FAK费率MSC地中海航运宣布以下从远东港口(包括但不限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港口)到北欧港口的新运价,从2025年4月1日起,但不超过2025年4月14日。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价格均以美元计价。详情如下:
赫伯罗特上调远东和北欧之间的FAK
赫伯罗特将提高远东和北欧之间FAK费率。这一增加20英尺和40英尺干集装箱和冷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包括高箱。将于2025年4月1日起实施。详情如下:
具体征收情况请先详询对应船公司,其他船公司也可能会有类似措施来上涨运费。
根据上海航交所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运输市场表现疲软,多数航线运价下跌。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已连跌9周。SCFI指数上周继续下跌8.1%至1319.34点。欧美四大远洋航线均大幅下跌。欧洲、地中海航线分别较上期下跌15.2%、8.8%。美西和美东分别较上期下跌14.2%、10.6%。
4月船公司宣涨能否实际落地,需进一步关注其他船公司的跟涨情况及空班计划等.(文章来源|乐域维运)
2025-03-18
根据咨询公司Linerlytica本周发布的最新报告,地中海航运、海洋联盟以及“双子星”联盟正采取措施取消部分跨太平洋和亚欧航线,旨在遏制运费的持续下跌趋势。但运价继续下跌趋势已无法阻挡!
运费下跌势不可挡!已无法阻止
具体而言,地中海航运原计划去年7月恢复运营的跨太平洋Mustang航线,因新加坡的瓶颈问题被推迟,并且现已确认无法实现,原定船只已被重新部署至其他航线。海洋联盟方面,已推迟本月启动的亚洲至北欧航线(NEU3)。而“双子星”联盟虽然可能保留两条原定于五月启动的跨太平洋航线,但整体运力调整亦在进行中。
然而,Linerlytica指出,这些运力削减措施可能不足以阻止运费面临的下行压力。尽管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2月28日上海至北欧的运费较前一周上涨7%,达到1693美元/TEU,但这一涨幅并未得到货运量的有效支撑。
Linerlytica表示:“承运商在削减亚洲至北欧航线运力方面显得犹豫不决,这对支撑运费的作用有限,因为计划于3月1日上调的运费在大幅降价预期下未能实现。尽管上周末北欧SCFI运费上涨7.3%,但实际运费仍面临下行压力,因为贸易需求未能跟上供应的增长。”
此外,地中海航运将其24000TEU船舶从亚洲至北欧航线改道至亚洲至地中海和西非航线,并暂停NEU3航线的举措,也未能有效缓解运力过剩的问题。据Linerlytica分析,4月份出发的每周运力仍维持在约300,000TEU的高位。
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运价同样持续下跌,上海至美国西海岸的运价自2024年1月以来首次跌破2500美元/FEU,昨日Freightos波罗的海指数显示该航线运价为2405美元/FEU,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新低。
针对地中海航运取消前往太平洋西北地区的Mustang航线,Linerlytica认为这一举措不会对贸易运力产生直接影响,因为MSC在2月份已经取消了最初的四趟航班。同时,调升费率计划已被推迟至本月下半月,但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是涨价计划也不太可能实现。
Linerlytica指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0%额外关税导致跨太平洋运输量非常低迷,进一步加剧了运费下跌的压力。”(文章来源 | 海运网)
2025-03-11
多部门联合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
根据《通知》,《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2025年版)》和《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自3月1日起执行。
通知全文:https://fgk.chinatax.gov.cn/zcfgk/c100013/c5238390/content.html
三部门: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
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多项举措以优化航空口岸通关流程,提升国际货物中转效率。
《通知》提出,优化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主要航空口岸7×24通关保障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重点货运枢纽航空口岸查验力量,增配检验检查设备,提高生鲜食品和温控药品等冷链货物、高价值货物等时效性强的特殊货物通关效率。
通知中提到,加快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特定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紧急航材、重大国际活动及展会暂时进境商品等特殊货物通关速度,鼓励具备条件的航空口岸设立“绿色通道”,快速放行。
通知明确,支持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空运渠道,将符合条件的境外退运、国货入区、境外进口等多种来源商品在综合保税区内理货分拣后集拼出口。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支持跨境电商转关出口。
通知全文: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zfxxgkml34/6377117/index.html
海关总署规范货物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卡口管理
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卡口管理相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提到,承运货物车辆及空载货运车辆,应通过货运通道(常规货物通道、便捷进出区通道)卡口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未经海关同意,车辆或人员不得携带货物通过非货运通道卡口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根据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的风险水平,对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实施卡口检查。卡口检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检查场地实施,因货物易受温度、静电、粉尘等自然因素影响,不宜在上述场地实施检查的,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或者其代理人书面申请,海关可以到具备条件的指定地点实施。
公告原文: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6368568/index.html
美国对所有国家钢铝加征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月10日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将于3月12日生效。最新措施还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
就公告而言,美国HS协调制度下:
对"钢制品"的定义为:
HTS编码 7206.10至7216.50、7216.99至7301.10、7303.10至7302.90、7302.40至7302.90,以及7304.10至7306.90,包括随后对这些商品分类的任何修订。
对“铝制品”定义为:
(a)未锻造铝(HTS 7601);(b) 铝棒、杆和型材(HTS 7604);(c) 铝线(HTS 7605);(d) 铝板、薄板、带材和箔(平轧产品)(HTS 7606和7607);(e) 铝管和管件(HTS 7608和7609);(f)铝铸件和锻件(HTS 7616.99.51.60和7616.99.51.70),包括这些HTS分类的任何后续修订。
韩国对自华进口厚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月2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决定对自中国进口厚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27.91~38.02%不等。初步裁定结果,不同企业的倾销税率分别为宝钢27.91%,江苏沙钢29.62%,湘潭钢铁、赛诺国际和厦门国贸控股38.02%,其他在华供应商31.69%。
厚板指厚度超过6毫米的钢板,应用于船舶制造和建筑等领域。此次韩国政府决定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旨在保护其国内钢铁、造船和建筑企业免受冲击。
此次初裁成为韩国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裁定。根据中韩自贸此前的协定,中国对韩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包括冷轧钢板、不锈钢热轧钢板和厚板等,均是零关税待遇。
越南对涉华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2月21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460/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越南语:phẩm thép cán nóng)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19.38%~27.83%的临时反倾销税;与此同时,初步裁定不对印度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后生效,除另行延期外,措施有效期为120天。这次反倾销税影响力度不小,牵涉数亿美元。
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正式生效
近日,欧盟环境总署发布新闻,宣布《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正式生效。这一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欧盟在应对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规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显著减少包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其中,重点包括推动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以及促进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的使用。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废弃物、次生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的单一市场,同时提升回收率。
美国AAFA发布第25版限用物质清单
2025年2月6日,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发布了第25版限用物质清单(RSL)。该清单作为一项面向协会成员及整个行业的开放性资源,为行业提供了成品服装、鞋类、配饰及家用纺织品中所有禁用和限用化学品及物质的参考,明确了全球范围内最严格的相关法规。报告还包含一份关于报告要求的附录,涵盖了美国要求报告儿童产品中化学品情况的各州,以及欧洲的相关报告规则。
第25版限用物质清单涵盖16个类别,包含250多种化学品,并根据限制或禁止成品服装、鞋类、配饰及家用纺织品中某些化学品的法规和法律的新增或变化进行了更新。
印度下调光伏产品进口关税
近日,印度政府宣布,自2025年2月2日起下调光伏产品进口基本关税(BCD),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从25%降至20%,太阳能组件的关税从40%降至20%,同时取消社会福利附加税(SWS),新增农业基础设施与发展税(AIDC)。
调整后太阳能电池实际税负未发生变化,仍为27.5%;太阳能组件实际税负从44%降至40%,降低4个百分点。这一调整表面降低关税,实则维持税负,旨在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同时令其中央财政保留更多税收份额。
印度发布《太阳能系统、设备和组件商品法令(2025)》
近日,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发布《太阳能系统、设备和组件商品法令(2025)》,该法令对现行《太阳能光伏、系统、设备和组件商品(强制性注册要求)法令(2017)》进行了修订和取代。法令自发布之日起,180日后正式生效。
法令规定,下表所列商品应符合相应的印度标准,并根据《印度标准局(合格评定)法规(2018)》方案2(Scheme-II)的相关规定,在获得印度标准局许可的前提下,加贴标准标志。
印度将对光纤通信设备实施强制性安全认证
近日,印度国家通信安全中心(NCSC)发布重要通知,宣布将对光纤通信领域的关键设备实施更严格的安全认证要求。此举旨在加强印度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国家利益。
根据通知,光网络终端(ONT)和光线路终端(OLT)等产品目前可以按照自愿安全认证(VSC)制度进行认证,但这一过渡期将于2025年3月31日结束。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此类产品必须通过ComSec计划下的ITSAR强制性认证,方可在印度市场销售和使用。
日本修订化学物质控制法下的进口清关程序
2025年2月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发布了根据《化学物质控制法》(CSCL)更新的化学品进口清关程序。修订后的流程包括对文件要求和某些物质分类的更改。
更新后的进口清关程序已于2025年2月18日生效。修订后的附录2包括监管分类更新将于2025年6月18日生效。
阿根廷宣布为外汇管制“松绑”举措
阿根廷央行2月11日宣布,放宽进口支付限制、松绑外债偿还审批并延长出口结汇时限。新规规定:
1、阿根廷企业进口工业中间品、资本货物及医药产品时,可突破此前30至180天支付等待期,直接与供应商协商即期或预付美元货款。但奢侈品、非必需消费品仍受原有限制。当地制造业协会估算,此举有望将供应链效率提升20%至30%。
2、扩大企业境外债务偿付申请额度,简化审批流程,但未放宽个人购汇限制。
3、允许软件、咨询服务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美元收入结汇期限延长。
阿根廷出台全新产品能效框架法规
近日,阿根廷经济部工业和商业秘书处发布了第438/2024号法规。该法规将于2026年3月5日起取代现行的能效合规评估法规(第319/1999号法规及其相关条款)。第438/2024号法规重新设计了11类电器能效产品的能效标签和合规规则。这11类产品包括:冰箱、冰柜和冷冻机;电动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电热水储存器;灯具;电视机;感应电动机(单相和三相);洗碗机;电烤箱;电动泵。
沙特推迟Type-C充电端口测试合规要求
沙特标准局(SASO)已将以下标准中第一阶段产品的Type-C充电端口/电源传输要求的测试报告合规性推迟至2026年1月1日。
SASO IEC 62680-1-2:2023SASO IEC 62680-1-3:2023第一阶段涵盖以下产品:移动电话、数码相机、耳塞、电子阅读器、便携式游戏机、耳机、键盘、鼠标、便携式导航系统、平板电脑、路由器。(文章来源 | 焦点视界)
2025-03-04
Temu在东南亚上线半托管
(1)近日,Temu正式在东南亚推出首个半托管站点——菲律宾站,此外斯洛伐克、爱尔兰、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半托管站点也要陆续开放,半托管开展计划加速。
(2)近日,Temu在后台通知,为保障德国站点的商品合规,针对半托管模式且拥有CE资质商品的店铺,保证金提升至5000欧元,部分商家的保证金上调到3万。
Shopee推出斋月特别计划
Shopee印尼推出中小微企业成功计划,斋月期间,新加入Shopee的中小微企业将获得高达100万印尼盾的援助计划,自2月10日,前50件售出产品免收管理费、免服务费、前200个订单免运费,7万5印尼盾的广告余额和价值100万印尼盾的代金券。
此外,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斋月,Shopee本土店发发布特殊政策,在2025年2月25日~4月4日,卖家直播和视频需遵循以下要求:
(1)斋月期间穿端庄得体的衣服,不得穿无袖服装、露脐上衣、泳装、内衣等,如需推广内衣,可用人体模特代替;
(2)不得推广未贴上清真标签的食物和饮料;
(3)不得煽动或祈祷开斋/过早禁食/取消斋戒;
(4)不得传播虚假的斋月信息(比如不适合在斋月食用的食物)。
美国电商强劲增长
(1)据外媒报道,2024年俄罗斯在线销售额大幅增长41%,达到近9万亿卢布(约7050亿元),其中,97%的购物发生在俄罗斯国内网店和平台上,跨境市场占比3%,即2700亿卢布(约等于211.38亿元)。
(2)据外媒报道,2024年匈牙利的在线销售额突破了1.9万亿福林(约合384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5%。其中,进口商品销售额占据了3300亿福林,增长了17%;而本土电商网站的销售额则增长了10%。
(3)据外媒报道,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在线零售市场实现强劲增长,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电商销售额估计达到3529亿美元,相比上一季度增长了22.1%,而与2023年同季度相比增长了9.3%。(文章来源 | MMT)
2025-02-24
特朗普签署对钢铝加征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0日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且此番举措“没有例外和豁免”。此前报道特朗普曾已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对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了25%与10%的关税。然而,2022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裁定指出,美国于2018年实施的这一系列关税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
出口俄罗斯部分商品必须进行强制性标识
依据俄罗斯联邦政府2024年11月30日发布的第1682号决议,自2025年3月1日起,部分出口至俄罗斯的商品将必须附带强制性标识。该规定覆盖小食类(如薯片、玉米片、薄脆饼干、面包丁、玉米棒、面包、爆米花),以及酱汁、香料、调味料醋、压缩肉汤和汤等轻工业产品。这些产品的包装需符合欧亚经济联盟产品目录和全俄产品经济活动类别的相关编码,且贸易公司需在“诚实标志系统”("Честный знак")中完成注册,以便产品信息受到监管。标签的传输将分阶段进行,自2025年5月1日起,适用于零食;自2025年7月1日起,适用于酱汁、香料、调味品、香草、醋、干汤和汤。从2026年9月1日起,经营主体必须提交有关食品杂货产品贸易额的信息。过度安排:在2025年3月1日之前生产或进口到俄罗斯的货物可在保质期之前不加标签地出售。特殊规定:部分杂货产品,如重量在30克或以下的酱料和调味品,以及在商店即时包装的食品,不需要贴标签。
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国对价值1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了15%及10%的关税加征。这一举措是对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10%关税的回应。关税加征于北京时间周一(2月10日)凌晨0点01分正式生效,即华盛顿时间周日(2月9日)上午11点01分。相较于美国的全面关税,中国的关税措施更具针对性,主要聚焦于液化天然气、煤炭、原油等能源产品以及农业设备和部分汽车产品,旨在精准打击,同时避免广泛的贸易冲突。
欧盟将取消150欧元免税政策
欧盟委员会近日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废除执行多年的“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转而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此举直接影响Shein、Temu、AliExpress等跨境电商平台,使得成本预计飙升20%-30%。
俄罗斯宣布严查中国汽车!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于2月6日在国务院会议上透露,俄罗斯将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实施更为严格的认证和审查程序。他特别指出,有三个未具名的中国汽车品牌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不允许上路。这一政策的突然变化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被视为俄罗斯对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迅速增长的应对措施。
香港停止寄往美国的包裹业务
香港邮政2月6日宣布,继续停止接收寄往美国的内载货品的邮递服务,直至另行通告。
阿根廷出台全新产品能效框架法规
阿根廷经济部工业和商业秘书处近日发布了第438/2024号法规,该法规将于2026年3月5日起生效,取代现行的能效合规评估法规。第438/2024号法规重新设计了11类电器能效产品的能效标签和合规规则。这11类产品包括:冰箱、冰柜和冷冻机;电动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电热水储存器;灯具;电视机;感应电动机(单相和三相);洗碗机;电烤箱;电动泵。
哥伦比亚新辟上海航线加强对华贸易
据法新社2月6日报道,哥伦比亚宣布计划新增一条通往中国上海的海运航线,该航线将从布埃纳文图拉港出发,经由中国与秘鲁合建的钱凯港,最终抵达上海。(文章来源 |麦麦通)
2025-02-18
近期,全球多地港口又开始了新一轮罢工行动。近期出货这些国家的货主货代请注意物流延误影响。
吉大港港口因卡车司机罢工而中断
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由于常年都处于拥堵状况中,货物处理缓慢,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天下第一堵”。
近日吉大港又因卡车司机罢工而中断,德迅(Kuehne+Nagel)在其官网更新发布了相关预警,孟加拉国卡车司机协会2月4日的罢工对吉大港的集装箱运输造成严重干扰。
罢工是在吉大港DC公园发生交通事故后卡车司机和保安发生冲突后开始的。由于抗议,所有港口大门和道路都被封锁。
尽管2月5日达成了初步协议,但运营并没有持续恢复,因为卡车司机在第二天早上再次抗议,要求逮捕涉案人员。因此,支线船只仍在泊位闲置,等待港口恢复运营。
2月7日,当地新闻报道说,经过近34小时的罢工后,业务恢复,集装箱运输于2月6日星期四凌晨重新开始。在业务流程恢复正常之前,预计还会有延误。
马士基也在其官网发布了相关预警:孟加拉国集装箱运输因拖车司机罢工而中断
马士基表示,孟加拉国进行的司机罢工,这对运输和物流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停工严重影响了航行时间表和停泊的船只。
2月8日,马士基发布更新预警,在与司机和工会领导人讨论后,罢工于2月7日取消,货物运输恢复。虽然这是朝着恢复正常业务迈出的积极一步,但在努力清理积压和稳定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继续出现一些延误。马士基团队正在积极协调努力,以确保顺利恢复全面服务。
法国港口因持续罢工而面临严重中断
据外媒最新消息,近期,法国港口因持续罢工而面临严重中断。法国主要港口的码头工人和港口工人工会已开始实施一项罢工计划,该计划从上个月开始,并将在整个2月份间歇性地持续下去,以抗议国家养老金改革。
受影响的港口包括勒阿弗尔(Le Havre)和马赛(Marseille)等,这是法国集装箱运输的两个最大海上门户,也是许多铁路货运服务的枢纽。
由激进的法国总工会(CGT)领导的港口工人在1月30日和31日举行了48小时的全国罢工,在此之前的1月27日和29日举行了4小时的罢工。此外,2月6日、10日、12日、14日、18日、20日、24日、26日、28日也计划将举行罢工。
一位资深货运消息人士表示,48小时的罢工往往会导致集装箱从铁路和公路离开港口的时间表中断,增加交通拥堵的风险。如果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停工,船只可能会被转移到北欧的其他港口,导致法国港口和货运运营商的业务减少。
另据马赛港的一名工会消息人士称,上周末的48小时罢工“在港口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所有部门的活动都处于停顿状态”。据报道,敦刻尔克港的某些服务也出现了一些中断,但集装箱活动正常运转。
2月5日,德迅(Kuehne+Nagel)也在其官网发布了预警:法国港口因持续罢工而面临严重中断
德迅表示,整个2月份计划有更多的罢工,利益相关者警告说,这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1月30日和31日,法国港口罢工48小时,导致严重中断。码头工人本月再次罢工,计划在整个2月罢工。4小时停工计划在以下几天的当地时间10:00至16:00之间进行:2月6日、2月10日、2月12日、2月14日、2月18日、2月20日、2月24日。
此外,港口将在2月26日和28日举行48小时罢工。德迅报告说,中断将影响全国的集装箱港口。
最近,法国运输和物流公司工会TLF对这一系列罢工行动开始的严峻形势表示担忧。工会认为,这次中断对航运公司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广泛的经济影响。据该联盟称,完全封锁的每一天都会造成4000万欧元的损失。
在此提醒,近期有出货孟加拉和法国的货主货代们,一定要密切关注罢工活动对于货物运输带来的延误和影响,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文章来源 | 中国贸易报)
2025-02-10
两部门发布2025年度《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和商务部、海关总署2005年第29号令(《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调整后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予以公布。
进口经营者进口放射性同位素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报生态环境部审批后,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申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凭证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
本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商务部、海关总署2023年第66号公告公布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同时废止。
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1月12日,海关总署聚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等五个方面公布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具体来看,主要措施包括:优化铁路快通、过境班列集拼、集散监管模式,支持和保障鄂州花湖机场新开和加密国际定期货运航班,支持提升合肥国际陆港在国家集结中心规划层级,支持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支持中部地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将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推广至铁路口岸,支持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支持中部地区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打造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扩大“跨境一锁”“蔬菜直供”等监管试点;支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与肯尼亚内罗毕肯雅塔国际机场签署卫生合作协议,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等。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
商务部2月5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2月6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5年2月6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从2月4日开始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白宫当天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
美国自1月11日起更严监管超800美元货物进口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将强化进口货物监管措施,从2025年1月11日起,对于同一收件人不同渠道购买且同一天内送达美国或申报进口清关、总价值超800美元的货物,CBP会实施更严格审查程序,可能暂扣货物并要求支付进口税或做商业清关申报。
为让卖家货物顺利通关美国,需采取这些措施:
一是确保货物申报准确,详细价值和品名等信息要符合规定;
二是满足详细描述要求,不接受模糊描述,要提供如商品特征、用途、材质等关键信息的清晰描述;
三是保证货物符合美国所有进口法规和标准,包括知识产权和消费者保护规则等;
四是价值超800美元可能需商业清关申报,卖家要提供报关资料并交税费;
五是同一收件人当天送达或申报进口的多个包裹金额累计计算,分开申报但总额超800美元仍会产生税费。因这些原因产生的额外税费等费用由卖家承担。
美国发布婴幼儿加工食品中铅含量指南
2025年1月6日,美国食药局(FDA)发布公告,制定婴幼儿加工食品中铅含量指南。主要内容如下:该指南中的加工食品是指代表或声称供两岁以下婴幼儿食用的包装食品(例如,罐子、袋装、桶装或盒装),可能包括即食食品(例如果泥)以及半预制食品(例如婴儿干谷物)。婴幼儿加工食品铅含量为:
(1)水果、蔬菜(不包括单一成分的根茎类蔬菜)、混合物(包括谷物和肉类混合物)、酸奶、蛋奶冻/布丁和单一成分肉类的含量为小于十亿分之十(ug/kg);
(2)单一成分根茎类蔬菜为小于等于20ug/kg;
(3)干婴儿谷物食品小于20ug/kg。该公告在2025年1月7日的联邦公报上正式发布并生效。
墨西哥对通过快递公司进口的小额货物征收17%-19%
关税墨西哥税务总局(SAT)1月1日新出台了对通过快递公司进口的小额货物征收17%-19%关税的规定。
对于从没有与墨西哥签订国际条约的中国等地通过快递公司进口的商品一律征收19%的关税。如果通过签有自由贸易协定USMCA(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美国和加拿大的快递公司进口,则对50-117美元的商品征收17%的关税。
越南从2月18日起取消对低价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
越南政府总理发布决定,自2025年2月18日起,将停止对通过快递进口的小额商品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同时废除2010年发布的关于通过快递服务进口免税货物的越南政府总理第78号决定。
根据2010年越南政府总理第78号决定,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1万越南盾约合2.88元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在通过快递服务进口时,可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八次会议在2024年11月16日通过《增值税法》,其中规定了每年2亿越南盾的免税收入门槛,该法律将于2025年7月1日起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国会同意不免除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小额商品的进口税,并认为这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证税收政策公平的一项措施。
俄罗斯大幅度提高汽车的进口关税
据俄罗斯海关在线网站2024年12月5报道,俄罗斯 VL.ru门户网站报道称,自2025年1月1日起,俄联邦海关署将进口汽车的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
报道称,因此完税价格在120万卢布以下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1169卢布,而价格超过550万卢布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7540卢布。对于价格不超过20万卢布和20万至45万卢布之间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将分别为292卢布和584卢布。
因此,2025年1月1日起,自中国和日本进口汽车的清关费用将因完税价格的不同分别增长1067卢布至30000卢布不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关强调,指数调整将影响其登记文件于 2025年1月1日后提交的所有车辆,法人和自然人在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上不存在任何差异。
日本禁止138种全氟化合物的生产与进口
日本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共同发布了一项草案,根据《化学物质审查及制造管理法》(化审法)的规定,计划将138种全氟化合物指定为第一类特定化学物质。这一措施旨在全面禁止这些化学物质的制造、进口和使用。新令自2025年1月10日起正式实施。
第一类特定化学物质是指难分解、高蓄积、对人类或高级捕食动物具有长期毒性风险的物质。一旦被指定为第一类特定化学物质,原则上禁止制造、进口和使用,同时禁止进口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
韩国发布2025年上半年进口水产品重点管理对象品目运营计划
2025年1月2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关于2025年上半年进口水产品重点管理对象品目运营计划的公告。公告详细说明了进口水产品的重点管理对象品目,包括来自8个国家的15个品目,涉及14个检测项目,如氯胺酚、重金属、细菌等。
检测频率从5%至100%不等,具体取决于品目和检测项目。按照国家和品类分别指定的检验项目,以指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六种食源致病菌适用于生鲜食品(包括包装生鲜食品),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仅适用于包装生鲜食品。确认检验结果后发放进口申报确认证(禁止发放有条件进口申报确认证)。该计划适用于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的进口申报。
泰国对1500泰铢以下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泰国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口商品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包括运费与保险费)的货物将免征关税。这项政策旨在解决国内外销售税负不公平问题,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同时履行国际贸易协定义务,优化进口流程,推动经济发展。
哥伦比亚要求进口商品须在入关前48小时向哥海关申报
1月1日,哥伦比亚新《海关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进口商品须在入关前48小时向哥海关进行申报。法令一出即引发业界热议,指新规恐将引发大量商品滞港,产生大额罚金,进而影响进出口效率。
摩洛哥采取措施加强贸易保护
摩洛哥Hespress信息网1月9日报道称,摩政府计划实施进口产品技术标准并加大反倾销措施以加强贸易保护。
今年1月21日起,摩洛哥将率先对产自土耳其的钢铁制品实施16项技术新标以保护本国钢铁行业免受不正当竞争影响。为加大反倾销力度,摩工业和贸易部先后出台38项贸易保护措施以避免外来低价补贴商品扰乱本地市场,有关措施涉及陶瓷、塑料、钢铁、纺织品和家用电器等。此外,摩政府积极筹备现有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对贸易保护法进行更新,同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水回收反渗透(RO)膜性能分级指南
国际标准化组织2025年1月发布ISO 20466:2024《水回收反渗透(RO)膜性能分级指南》为水回用系统的回收反渗透(RO)膜的性能等级分类提供了指导和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从海水反渗透(SWRO)和苦咸水反渗透(BWRO)系统中回收的螺旋卷式RO膜。主要内容包括:
1.等级分类:该标准将回收RO膜的性能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 A1、A2、B1、B2、C1、C2 等。等级越高,膜的拒盐率越高,通量越低。
2.性能指标:该标准规定了评估回收RO膜性能的关键指标,例如拒盐率、通量、截留率等。
3.测试方法:该标准提供了测试回收RO膜性能的方法,例如标准化测试程序和设备。
4.标签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回收RO膜标签的要求,包括等级、性能指标等信息。该标准为回收RO膜的性能等级评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文章来源 |中国贸易报)
2025-02-06
近期,由于美东码头罢工警报解除以及农历春节的临近,欧美主要航线的运价走势经历了一系列显著变化,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具体在1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中得以体现,10日SCFI指数大幅下跌214.49点,至2505.17点,跌幅高达8.56%,这一变化标志着连续六周的上涨势头被终结。
且全航线运价普遍下滑,四大主要航线的运价均有所下跌。其中欧洲航线运价续跌14.42%。地中海航线也紧随其后,下跌7.21%。这一显著跌幅,无疑揭示了当前市场需求的相对疲软状态。
货代业内人士指出,自本月2日起,美西的运价已经开始下滑。至10日,美西的运价已从每大箱4500美元降至4200美元,而美东则从5500美元降至5200美元。业内人士预计,由于船公司减班较多,后续运价可能会稳定在这一水平。
对于欧洲线而言,本周的运价跌幅尤为大,从3600美元跌至3200美元左右。业内人士表示,预计远东到欧洲航线的运价仍将持续下跌,春节后可能会跌至3000美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历春节的临近,航运市场迎来了传统的运价调整期,这一趋势与每年过年前一、两周运价逐周下修的走势相吻合。随着工厂陆续放假,出货减少,船公司为了春节期间的航班竞推囤货价抢货,进一步加剧了运价的波动。
此外,加班船也在积极抢货,预计越接近农历年节,船公司抢货下修运价的降幅会越大。这一现象旨在在农历年节至节后工厂复工之前,慢慢消化囤货,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SCFI运价:
上海到欧洲运价2440美元/TEU,下跌411美元,周跌14.42%;
上海到地中海运价3477美元/TEU,下跌270美元,周跌7.21%;
上海到美西运价4682美元/FEU,下跌315美元,周跌6.3%;
上海到美东运价6229美元/FEU,下跌189美元,周跌涨2.94%;
波斯湾航线每箱运价1397美元,小涨75美元,周跌幅5.10%;
南美航线(桑托斯)每箱运价4637美元,下跌707美元,周跌幅13.23%;
东南亚航线(新加坡)每箱运价564美元,周跌91美元,周跌幅13.89%。
近洋线的部分,远东到日本关西、远东到日本关东、远东到韩国每TEU较前一期分别下跌12美元、9美元、2美元。
综上所述,近期欧美主要航线的运价走势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美东码头罢工警报的解除、农历春节的临近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面对这些变化,航运业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来源 |海运网)
2025-01-14
近期,国内外多个重要法规与政策相继出台,让我们一同概览其要点:
1.我国对部分商品关税税率税目作出调整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该方案秉承稳中求进的原则,旨在有序扩大自主与单边开放,并对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及税目进行了调整。此方案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为顺应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2025年新增了纯电动乘用车、杏鲍菇罐头、锂辉石、乙烷等国内税目,并对椰子汁、制成的饲料添加剂等税目的名称表述进行了优化,调整后税则税目总数达到8960个。同时,为提升税则体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2025年还新增了干紫菜、增碳剂、注塑机等国内税目的注释,并对白酒、木质活性炭、热敏打印头等税目的注释进行了优化。
2.商务部: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商务部宣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将加强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具体措施包括:禁止向美国军事用户或用于军事目的出口两用物项;原则上,对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的两用物项不予许可出口至美国;对石墨两用物项出口至美国实施更为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任何违反上述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3.海关总署推出新一轮16项新举措
2024年12月2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新一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16项措施,涵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物流效率提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保障国门安全以及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
4.海关总署实施保税物流账册核销管理制度
为规范保税物流账册管理,推动保税物流业务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保税物流账册实施核销管理。
5.出口信保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2024年12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从多个维度对出口信保公司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旨在强化风险防控,完善内部控制。该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6.美国对中国多晶硅、硅片等产品加征关税
2024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经过四年的审查,美国将从2025年年初起,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和部分钨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分别提高至50%和25%。这些关税措施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7.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最终规则将于1月2日生效
2024年10月28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的最终规则,该规则旨在执行拜登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该最终规则将于2025年1月2日起生效。
8.沙特SASO更新进口货物清关流程
沙特标准局SASO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出口至沙特的货物必须通过SABER系统申请并获得PCoC和SCoC证书。这意味着PCoC和SCoC将成为强制性文件。
此前,部分低风险产品可通过承诺函替代认证,但新规已取消此做法,所有货物均须获得SABER认证。沙特不再接受其他国家的认证文件,除非由SASO授权机构出具。货物到港前必须通过SABER系统申请SC证书,否则将被视为违规操作,导致货物无法清关。
9.沙特对中俄磺化萘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沙特商务部长兼对外贸易总局主席Majed Al-Qasabi宣布,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磺化萘甲醛(混凝土改进剂)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在18.12%至34%之间。
根据沙特外贸总局发布的最新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磺化萘甲醛混凝土改性剂作出了反倾销终裁。对于特定中国企业的产品,税率为CIF18.12%,且不低于435.5沙特里亚尔/吨;对于其他中国生产商和出口商的产品,税率为CIF34%,且不低于580.5沙特里亚尔/吨。该政策自2024年12月3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10.印度延长电脑产品进口管理措施至2025年底
2025-01-07